19世纪,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这个理论认为,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并且将两个系统连接在一起时,其合并系统的熵大于所有单独系统熵的总和。熵即是指一个系统的无序度。人们通常将宇宙看做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所以宇宙的熵总体上趋向于增加。
当代物理学研究进一步表明,熵对于宇宙的意义是根本性的,熵增定律也是根本性的。让世界运转的不是能源,而是低熵源,没有低熵,能量会稀释成相同的热量,世界会在热平衡态中睡去,过去与未来不再有分别,时间将会消失,一切都不会发生。
我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为人处世要合乎天道,熵增作为宇宙的根本性规律,在中国传统文化眼中应当算作是天道了。那么,在熵增这一天道的大背景下,人要如何作为才算合乎天道呢?人作为宇宙一物,其本身就是宇宙熵增的产物,其存在也必然是加入宇宙熵增的洪流,增加宇宙的熵。这就是说人的所作所为必须是融入宇宙的熵增,才是合乎天道,如果人的作为在效果上试图减少宇宙的熵,那就是逆天道而行,会被熵增的洪流所湮灭。
以这个标准来看,儒家和道家是否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合乎了天道呢?
以熵增定律看国学:儒家与道家谁更合乎天道?
道家追求合乎天道的方式就是顺乎自然,而顺乎自然的方法就是尽量不要去打扰事物本身,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任何人为的东西似乎都是多余的。《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还说“绝圣去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道家的思想是在加强宇宙的熵增,还是减缓宇宙的熵增?很显然,道家试图顺乎宇宙的方式是不给宇宙添乱,而不添乱就是保持宇宙原来面目,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尽量减少宇宙的熵增。这么看来,道家是误解了天道赋予人的使命,对自然万物过于尊重,而不够尊重自己生命发展的趋势,虽然主观上是尽量合乎天道,实际效果上则是则是消极的对待天道了。
以熵增定律看国学:儒家与道家谁更合乎天道?
与道家不同,儒家所认为的合乎天道是“无所为而为”。强调人生在世就应当去作为,做自己当做之事。只要是自己当做之事,就应当不计较利害得失无怨无悔的去做,甚至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儒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道就是万物生生不息,人生也应当与万物同步,尽力做好自己,方能使人生饱满,不枉生命的意义。
很显然,儒家强调人应当充分尊重自己,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不辜负天地对自己的化育。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在人自身的层面是在努力做着熵减,但是因为自己的充分作为比道家提倡的“无为”更多的影响着宇宙,带给宇宙的反而是更大的熵增,实际效果上则是最大程度的合乎宇宙熵增的天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