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爆火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不只让观众重温诗词之美,也让人们见识到中国保守文化的魅力。加入角逐的几名外国选手伍淡然、李宜幸、洪健城等,更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老外,不只有丰厚的诗词堆集,更心怀对中汉文化的热爱和神驰,醉心于东方的诗意。
“由于汉字,我行万里路来到中国。走得越近,更加现本人要进修的工具还有良多。”加入过上届诗词大会、来自俄罗斯的大卫透露心声。
在海外的论坛和社交网站上,经常有学中文的外国网友会商和分享中国古诗词。李白、杜甫、苏轼等诗人都有不少外国“粉丝”。一位名为AugustusL的网友用英文写道:“苏轼是我永久的最爱,他的每一首诗词我都喜好。”
现在,像伍淡然和大卫如许钟情于中国保守文化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京剧、昆曲、书法、剪纸、国画、功夫等保守文化的魅力曾经风靡全球。
谈及与中国保守文化的“缘分”,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泰国小伙子洪健城对本报暗示:“在泰国读高中时,我经常加入孔子学院的文化勾当。从那时候起就出格喜好中国文化,后来在北大读书时接触到中国古代文学,发觉了古诗词的魅力。”
通过古诗词结缘,洪健城和伍淡然经常交换心得,以诗会友。常日里,他们也会写诗词酬唱,玩飞花令比拼。
“能和一些情投意合的伴侣浸湿在诗词的空气里,真是一件幸事。”来改过加坡的李宜幸认为,中国古诗词影响了她的人生轨迹。12岁时,在母亲的指点下,她对古诗词发生了乐趣。慢慢地,诗词成了她喜怒哀乐的依靠、不离不弃的良俦,也成为她选择留学中国、到北大中文系就读的主要缘由。
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保守文化为焦点的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与到保守文化的进修传布中来。
“我从10岁就起头写诗,像唐诗那样的格律诗。”来自印度尼赫鲁大学的墨普德说,“当我在北京领取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时候,在讲话开首朗诵了本人写的中文诗:朝暾如金盘,春意渐阑珊。眺远与考虑,何时观天坛。”
墨普德说,这首五言绝句是本人硕士结业那年作的,诗中表达了想来中国进修的巴望。“我在中学时读过英文版的唐诗、宋词;16岁时,起头翻译李白、杜甫的诗歌。其时是从英文翻译成孟加拉语,可是感感觉到了本来的神韵。所以,23岁时,我来到中国留学。”
现在,墨普德曾经编译出书了《鲁迅诗歌选》《现代中国诗歌选》等著作。他和中国伴侣说好了,请他们按照年代列出一些中国诗人的作品,以便利他给海外的读者引见和推广。(叶晓楠 高搏扬 弓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