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旦的故事
相传4000多年前,在古代舜的盛世皇帝在位的时候,他勤勤恳恳地为人民工作,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但由于儿子无能、不才,他没有把“天子”的宝座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以后一定要传皇位,我死了你就放心了。”后来,舜把这笔财富传给了积极治水的禹,禹也像舜一样爱人民,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都很受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第一位皇帝尧的那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并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郑源”,这是古代的元旦。在元旦这一天,各个朝代都举行各种庆祝仪式和崇拜的活动,例如向神灵和祖先献祭,写上门对联,写祝福,跳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了祭祀神佛、祭祖、贴春联、放鞭炮、守年夜饭、吃团圆饭、无数“社火”等娱乐庆典活动。民国以后,虽然把1月1日定为新年,但当时只有政府机关、学校、外资企业放假一天。人家不承认,还继承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旧习惯。因此,解放后,旧北京的街道上和人群中没有庆祝活动,1月1日被重新命名为“元旦”。政府仍然根据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在立春前后的冬季闲暇时间,在“春节”期间休三天假,并在民间举行“庙会”,庆祝和继承几千年来人民的愿望和民俗。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公认的公历,于是农历元旦改为“春节”,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定,现代中国的元旦已被列为法定假日,并已成为全国性节日。
2.元旦故事
公元前5万年左右,古代埃及人由游牧变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有洪水密切相关,从长期观察,古代埃及人发现尼罗河的洪水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每次都在竹竿上记录这个时间,从中得知两次洪水的间隔时间约为365天;同时发现,当尼罗河的涨潮来到Kai罗城今天附近的时候,也是太阳和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因此,古代埃及人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起源。元旦在中国汉语是一个复合词,元的意思是开始或第一天。丹是一个象形文字,意思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中国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上有丹的象形文字。每年公历1月1日,人们称之为“元旦”。为什么?原来,在汉语,“元”是开始,也就是第一;“旦”的意思是一天或早晨,两个词合起来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但这从一开始就没有固定下来。新年的起源在日历上。人们习惯于说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动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定义的,导致各种历法不一致。根据传说,“元旦”一词来自中国最早的皇帝之一,他规定农历的第一个月是“元”,第一天是“旦”。后来,有些朝代改变了元旦的日期,但原则上,每年的第一天是元旦。比如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朝以十二月为元旦,周朝以十一月为元旦,秦朝以十月为元旦。直到西汉时期的武帝,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了历法,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没有改变。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公认的公历,于是农历元旦改为春节,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1月1日作为新年,因为他们大多采用国际公认的公历。然而,一些国家和民族由于当地的日历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季节性气候,新年日期不同,这也使世界丰富多彩,显示出民族特色。元旦是全世界人民的传统新年。元旦是一年的第一天。元旦是一个复合词,除此之外,元的意思是第一个或开始,而丹的原意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升起。在中国,元旦这个名字指的是传说中的三个皇帝和五个皇帝之一的颛顼,他把农历的第一个月作为元,第一天作为丹。根据《史记》,夏朝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周朝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把十月初一定为元旦。辛亥革命后,中国把正月初一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而不是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采用了公元年的定年方法,公历1月1日才被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被定为春节。农历的祖先,埃及日历,把天狼星和太阳一起升起的那一天作为新年;阿富汗视春分为元旦;犹太人视秋分为元旦;寒冷地区爱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们拿着